GB/T31241-2014标准用途范围与测试要求内容【高格手动整理】

1、用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以下简称为电池和电池组),属于本标准范围内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示例如下:
a)便携式办公产品:笔记本电脑、pda等。
b)移动通信产品:手机、无绳电话、蓝牙耳机、对讲机等。
c)便携式音/视频产品: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播放器、mp3/mp4播放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
d) 其他便携式产品:电子导航器、数码相框、游戏机、等。
上述列举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并未包括所有的产品,因此未列出的产品并不一定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对干在车辆,船舶.飞机上等特定场合使用,以及对干医疗,采矿,海底作业等特殊领域使用的便推
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可能会有附加要求。
2、电池电安全试验
2.1 常温外部短路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放置在20℃士5℃的环境中,待电池表面温度达到20℃士5℃后,再放置30min。然后用导线连接电池正负,并确保全部外部电阻为80mω士20m。试验过程中监测电池温度变化,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之一时,试验终止。
a)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低20%; b) 短接时间达到24 h。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温度不超过150℃。注:导线的电阻率温度系数小于5x10-3℃-1,如康铜线等。
2.2高温外部短路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放置在55℃士5℃的环境中,待电池表面温度达到55℃士5℃后,再放置30min。然后用导线连接电池正负,并确保全部外部电阻为80mω士20 mω。试验过程中监测电池温度变化,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之一时,试验终止
a)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低20%; b) 短接时间达到24 h。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温度不超过150℃。注:导线的电阻率温度系数小于5x10-3℃-1,如康铜线等。
2.3过充电
将电池按照452规定的试验方法放完电后,先用3ca及制造商推荐充电电流的3倍中较大值恒流充电至表6的试验电压,然后用该试验电压恒压充电。
对于其他材料体系的电池的试验电压至少应为4.6 v。试验过程中监测电池温度变化,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之一时,试验终止: a)持续充电时间达到7h及制造商定义充电时间中较大值; b)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低20%。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2.4强制放电
将电池按照452规定的试验方法放完电后,以1ca电流反向充电90min。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3、电池环境安全试验
本章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具体试验方法可参照gb/t2423中的相关条款。
3.1 低气压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将电池放置于20℃士5℃的真空箱中,抽真空将箱内压强降低至11.6kpa(模拟海拔15240m),并保持6h。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3.2 温度循环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将电池放置在温度为20℃+5℃的可控温的箱体中进行如下步骤:
a)将样品放入温度为75℃士2℃的实验箱中保持6h;
b)后将实验箱温度降为-40℃士2℃,并保持6h;温度转换时间不大于30min; c)将实验箱温度升为75℃士2℃,温度转换时间不大于30min;
d)重复步骤a)~c),共循环10次。
测试结果:gb 31241-2014标准要求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3.3 振动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将电池紧固在振动试验台上,按表7中的参数进行正弦振动测试。
每个方向进行12个循环,每个方向循环时间共计3h的振动。
圆柱型和纽扣型电池按照其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进行振动试验,方型和软包装电池按照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振动试验。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3.4 加速度冲击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固定在冲击台上,进行半正弦脉冲冲击实验,在最初的3ms内,较小平均加速度为75g峰值加速度为150g士25g,脉冲持续时间为6ms士1ms。电池每个方向进行三次加速度冲击试验。
圆柱型和纽扣型电池按照其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进行冲击试验,方型和软包装电池按照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依次进行冲击试验。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3.5 跌落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按1m的跌落高度自由落体跌落干混凝土板上圆柱型和纽扣型电池两个端面各跌落一次,圆柱面跌落两次,共计进行四次跌落试验;方型和软包装电池每个面各跌落一次,共进行六次试验。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3.6 挤压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将电池置干两个平面内,垂直干极板方向进行挤压。两平板间施加130kn士078kn的挤压力。一旦压力达到较大值即可停止挤压试验,试验过程中电池不能发生外部短路。gb31241-2014圆柱型电池挤压时使其纵轴向与两平板平行,方型电池和软包装电池只对电池的宽面进行挤压试验。扣式电池采用电池上下两面与两平板平行的方式进行挤压试验。试验中电池放置方式参照图2所示。1个样品只做一次挤压试验。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3.7重物冲击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将电池置于平台表面,将直径为158mm士02mm的金属棒横置在电池几何中心上表面,采用质量为91kg+01kg的重物从610mm+25mm的高处自由落体状态撞击放有金属棒的电池表面,并观察6h。试验工装见e.1。
要求圆柱型电池冲击试验时使其纵轴向与重物表面平行,金属棒与电池纵轴向垂直,方型电池和软包装电池只对宽面进行冲击试验。扣式电池进行冲击试验时将金属棒横跨过电池表面中心。1个样品只做一次冲击试验。
测试结果:
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3.8 热滥用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将电池放入试验箱中。试验箱以(5+2)℃/min的温升速率进行升温,当箱内温度达到130℃士2℃后恒
温,并持续30min。
测试结果: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3.9 燃烧喷射
将电池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再将电池放置在试验工装的钢丝网上,试验工装见e2。如果试验过程中出现电池滑落的情况时,可用单根金属丝把电池样品固定在钢丝网上;如果无此类情况发生,则不可以捆绑电池,用火焰加热电池,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停止加热:
a)电池爆炸;
b) 电池燃烧;
c)持续加热30min,但电池未起火、未爆炸。试验后,组成电池的部件(粉尘状产物除外)或电池整体不得穿透铝网。
4、电池组环境安全试验
本章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组,以及由非用户更换型电池/电池组与其电子产品组成的整体样品。
4.1 低气压
将样品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进行低气压试验,试验方法见7.1。试验后按照45规定的充放电方法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
测试结果:gb 31241-2014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4.2 温度循环
将样品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进行温度循环试验,试验方法见7.2。试验后按照4.5规定的充放电方法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
测试结果: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4.3 振动
将样品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进行振动试验,按照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依次进行振动试验,试验方法见7.3。
试验后按照4.5规定的充放电方法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4.4加速度冲击
将样品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进行加速度冲击试验,按照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依次进行加速度冲击试验,试验方法见3.4。
试验后按照45规定的充放电方法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
测试结果: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4.5 跌落
将样品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按表8的跌落高度自由落体跌落于混凝土板上。
对圆柱型和纽扣型电池组两个端面各跌落一次,圆柱面跌落两次,共计进行4次跌落试验;对方形电池组每个面各跌落一次,共进行6次试验;对非用户更换型
电池/电池组进行带设备的跌落试验,设备每面跌落一次。
试验后按照45规定的充放电方法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
测试结果: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4.6 应力消除
模压或注塑成形的热塑性外壳的结构应能保证外壳材料在释放由模压或注塑成形所产生的内应力时,该外壳材料的任何收缩或变形均不会暴露出内部零部件将样品按照451规定的试验方法充满电后放在70℃+2℃的鼓风恒温箱中搁置7h,然后取出样品并恢复至室温。样品外壳不应发生导致内部组成暴露的物理形变。
4.7高温使用
样品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通过以下高温试验来检验其是否合格:将满电样品置于高温试验箱内,试验箱内温度设为制造商规定的电池组的充电上限温度和放电上限温度、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和放电上限温度及80℃中的较大值。待样品表面温度稳定后,保持7h。
样品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a)切断电路,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或
b)未切断电路,在高温试验过程中按照45规定的充放电方法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注:若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的时间大于7h,可将高温试验时间延长至本次充放电循环结束。
4.8洗涤
样品应通过附录f规定的洗涤试验来检验其是否合格,或增加警示说明。警示说明示例如下:
电池浸水后禁止使用!
警示说明要求见53.2。
关键词:电池 电子导航 试验箱 恒温箱 高温试验箱

讲解日本SMC工业过滤器的结构以及安装方法
直读式粉尘测定仪的技术指标
榧子水活度仪技术参数和产品优点
百色手持式现场发泡机厂家订做
法兰螺旋式什么?
GB/T31241-2014标准用途范围与测试要求内容【高格手动整理】
研祥IPC-6106P4(B)
盒式真空包装机操作性能优势有哪些?
潜水排污泵工作原理与技术指导
计算机仿真辅助复合材料RTM工艺模具设计
无接缝滑触线拉紧器参数、图片及其安装步骤
网带式烘干机维护应注意哪些?
安徽臭氧发生器在养殖场上的优势
雪花制冰机安装使用说明
解析:耐温伸缩丝杠防护罩的性能
ORT测试规范
Sulfo DBCO-NHS Ester二苯基环丙烯-磺化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应用
三腔独立压差法透氧仪 透气性测试仪
耐高温聚氨酯直埋保温管特点
CCCF消防排烟风机箱的联动控制方式有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