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密仪器的管理。
放置仪器的房间应符合仪器的要求,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做好仪器的防震、防尘、防腐、稳压等工作。精密仪器应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后方可操作。必须记录仪器的所有信息(名称、规格、数量、单价、制造商、购买日期等)。
每台精密仪器还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档案,包括:
1.仪表手册、附件清单等
2.安装、调试、鉴定、验收、维护记录等
3.使用规程、维护规程等
4.使用记录
2、 非精密仪器的管理。
放置仪器的房间应能基本满足仪器的要求,以确保其使用能够满足要求。仪器仪表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建立相应的工作档案(参照精密仪器仪表的相关管理规定)。仪器应由专职人员进行维护。仪器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3、 研究实验室系统。
为确保实验室工作有序进行,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
(2) 检验工作保证体系
(3) 仪器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4)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5) 危险药品、贵重药品、试剂管理制度
(6) 实验室安全系统。
(7) 接收、检验和保留检验产品样品的系统。
(8) 细菌、病毒种类和细胞系的储存系统。
(9) 标准产品管理体系。
(10) 测量管理系统。
(11) 保密制度。
(12) 错误和事故管理系统。
(13) 技术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4、 原始记录和数据的组织
(1) 实验记录的标准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
统一的实验记录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实验日期、实验条件、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结论以及记录者签名。
1.实验名称:需要此测试的名称。
2.实验内容:本次检验需要做的具体内容。
3.实验日期:本次检验的年月日。
4.实验条件:实验室中的温度和湿度等信息。可以纳入实验过程。
5.实验材料: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检查中使用的仪器。它也可以被纳入实验过程。
6.实验过程:详细记录检查过程中发生的具体情况和观察到的反应过程。所有原始记录都需要保存在实验笔记本中。这个实验过程应该反映出这个测试中较原始的数据。
7.实验结果:验证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和反应现象。
8.实验讨论:对本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得出结论。
9.记录员应与综合评审员和评审员一起签字。记录者、协调者和评审者必须是三个不同的人。
生物除臭设备的七种处理方法
德国SICK施克伺服编码器安装松动会影响位置控制 精度
FTS-30型 酚酞溶液针孔试验仪说明书电子版
口服液灌装机的使用
布袋式除尘器的概述及工作原理
实验室仪器的日常管理
JX静鑫电加热反应釜 不锈钢电加热反应釜 北京电加热反应釜的使用
全自动身高体重秤体检测量仪
数控机床效率低,肯定是刀具没选好
玻璃鳞片防腐漆的优点及用途
江苏天源操作使用说明
独立导航定位机器人的两大技术要点
PSDK102S倾斜摄影相机-无人机三维倾斜建模测量及影像处理设备
大鼠钙调素(CAM)ELISA试剂盒操作指导
旋启式止回阀的简单说明
便携式发光菌毒性检测仪的参数指标
智慧城市丢了“大脑” 还智慧吗?
橡塑管的抗震性能很好,它具有非常高的弹性
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安士能CTP-AP系列安全开关产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