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分子组成;
dna的一级结构、高级结构及其功能;
几种主要rna(m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重点: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的特点;dna的变性复性特点及此特点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是。
基本知识与理论: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包括两类:一类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类为核糖核酸(rna)。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遗传信息;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参与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核酸的基本组成单质是核苷酸,而核苷酸又是由碱基、戊糖、磷酸组成。
(一)碱基
构成核苷酸的碱基主要有五种,分属嘌呤和嘧啶两类。嘌呤类化合物包括腺嘌呤a和鸟嘌呤g两种。嘧啶类化合物有三种,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尿嘧啶u。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因此对波长260nm左右的紫外光有较强吸收,这一性质可用于对核酸、核苷酸、及碱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二)戊糖与核苷、核苷酸
戊糖是核苷酸的另一个主要成分,rna和dna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构成dna的碱基为a、t、g、c,而rna的碱基为a、u、c、g,二是构成dna的核苷酸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而构成dna的核苷酸的戊糖为β-d—核糖。即rna糖环上2号碳原子处连的是-oh,而dna此处连的是-h。表示碱基和糖环上各原子次序时,在碱基杂环上标以顺序1,2,3…;在糖环上标以l′,2′,3′… 以作区别。碱基与戊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核苷。连接位置是c-1′。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连接成核苷酸连接位置是c-5′。此处可连接一个、二个、三个磷酸基团,称为核苷一磷酸、核苷二磷酸、核苷三磷酸。体内还有一种核苷酸,即c-3′与c-5′与同一磷酸基团相连,在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二、dna的结构与功能
dna与蛋白质一样,也有其一级、二级、三级结构。
(一) dna的一级法构
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核苷酸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碱基上,因此也叫做碱基序列。
四种核苷酸按一定排列顺序,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成主要核苷酸链,连接都是由前一核苷酸3′-oh与下一核苷酸5′-磷酸基形成3′-5′磷酸二酯键,故核苷酸链的两个末端分别是5′-游离磷酸基和3′-游离羟基,书写应从5′到3′。
(二)dna的二级结构
即双螺旋结构模型,要与蛋白质的α-螺旋相区别。
1.chargaff规则
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含量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的含量相等;因此dna中嘌呤与嘧啶的总数相等:即a+g=c+t
2.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watson和crick正式提出了关于dna二级结
构的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主要内容有:
(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围绕同
一中心轴盘曲而成,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链呈反平行走向,一条走向是5′→3′,另一条是3′→5′。
(2)dna链的骨架由交替出现的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位于双螺旋的外侧,碱基配对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3)两条多聚核苷酸链以碱基之间形成氢键配对而相连,即a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碱基相互配对又叫碱基互补。rna中若也有配对区,a是与u以两个氢键配对互补。
(4)碱基对平面与螺旋轴几乎垂直,相邻碱基对沿轴转36°,上升0.34nm。每个螺旋结构含10对碱基,螺旋的距为3.4nm,直径是2.0nm。dna两股链之间的螺旋形成凹槽:一条浅的,叫小沟;一条深的,叫大沟。大沟是蛋白质识别dna的碱基序列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使蛋白质和dna可结合而发生作用。dna双螺旋结构要与pr的相区别:dna是两条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之间氢键相连而成,而蛋白质的α-螺旋是一条肽链自身盘曲而成,其氢键是其内部第1位肽键的n-h与第四个肽键的羰基氧形成的。
(5)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主要由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来维持。碱基堆积力是碱基对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可以使dna分子层层堆积,分子内部形成疏水核心,这对dna结构的稳定是很有利的,碱基堆积力对维持dna的二级结构起主要作用。
3.dna结构的多样性
dna右手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在水性环境和生-理条件下-稳定的结构,但并不是不变的,当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相对湿度时,dna结构会发生改变,除了waston-crick模型(b-dna)外,还存在z-dna和a-dna
(三)dna三级结构
真核生物dna分子很大,dna链很长,但却要存在于小小的细胞核内,因此dna必须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紧密折叠,这就形成了三级结构。
1超螺旋——原核生物dna的三级结构
绝大部分原核生物dna是共价闭合的环状双螺旋分子,此环形分子可再次螺旋形成超螺旋,真核生物线粒体、叶绿体dna也为环形分子,能形成超螺旋,非环形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局部也可形成超螺旋。
2.真核细胞基因组dna
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即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组蛋白八聚体。dna双螺旋缠绕其上构成核心颗粒,颗粒之间再以dna和组蛋白h1连成核小体,核小体再经多步旋转折叠形成棒状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四)dna的功能
dna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生物遗传信息复制的模板和基因转录的模板,是生命遗传繁殖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rna的结构与功能
rna通常以单链形式存在,这与dna双链形成螺旋不同,但也可以有局部的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rna分子比dna分子小,它的功能多样,种类较多,主要有信使rna、核蛋白体rna、转运rna、小核rna及核不均一rna等。各类rna在遗传信息表达为氨基酸序列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一)信使rna(mrna)
在细胞核内以dna单链为模板转录生成hnrna,hnrna经过剪切变为成熟的mrna,出核后在胞质内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
1具有5′端帽子结构
即在5′端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且原来第1个核苷酸c2′也是甲基化,这种mgpppgm即为帽子结构,
2. 3′端多聚腺苷酸尾
在mrna3′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节段,是在转录后切掉一段多余的rna后逐个添加上去的,这个多聚尾可能与mrna从核内向细胞质的转位及mrna的稳定性有关。
3生物体内mrna种类多,含量少,代谢活跃,在各种rna分子中,mrna半衰期短,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度的调控点之一。
(二)核蛋白体rna(rrna)的结构与功能
rrna是细胞内含量多的rna,与核糖体蛋白共同构成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部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核蛋白体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
1.原核生物:小亚基由16srrna和20多种蛋白质组成。
大亚基由5s、23srrna与30余种蛋白质组成。
2.真核生物:小亚基由18srrna与30余种蛋白质组成。
大亚基由5s、5.8s、28srrna和近50种蛋白质构成。
(三)转运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
1.trna的一级结构
trna是细胞内分子量小的一类核酸,含有大量稀有碱基:如甲基化的嘌呤、双氢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假尿嘧啶核苷。假尿嘧啶核苷与一般的嘧啶核苷区别在于以杂环上c-5而非n-1与糖环c-1′
连成糖苷键。trna的作用是携带相应的氨基酸将其转运到核蛋白体上以供蛋白质合成。
2.trna的二级结构
呈三叶草样二级结构:一些能局部互补配对的区域形成局部对链,不能配对的部分膨出成环状。此结构从5′末端起第1个环为二氢尿嘧啶环(tφ),第二个环为反密码子环,因其环中部的三个碱基可与mrna中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互补配对,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解读密码子,把正确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第三个环为假尿嘧啶环(dhu),所有trna3′末端为cca-oh结构,与氨基酸在此缩合成氨基酰-trna,起到转运氨基的作用。
3.trna的三级结构
trna的三级结构呈倒l形,t与dhu在二级结构上各处一方,但在三级结构上却相距很近,维系trna三级结构主要是依赖核苷酸之间形成的各种氢键。
(四)其他类型的rna
如小核rna(snrna)参与hnrna的加工。还有一类rna分子本身具有自我催化功能,可完成rrna的剪接。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rna被称为核酶。要与核酸酶区别,后者是指可水解核酸的酶,故按照底物不同可分为dna酶和rna酶。
四、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①核酸为多元酸,具有较强的酸性。②dna是线性高分子,粘度极-大,在机械力作用下易断裂,因此提取dna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过度用力,比如剧烈震荡吹打等。③由于核酸所含的嘌呤和嘧啶分子中都有共轭双键,使核酸分子在紫外260nm波长处有大吸收峰,这个性质可用于核酸的定量测定。这要与pr在280mm波长处有大的吸收峰相区别,又因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核酸提取过程中,蛋白质是-常见的杂质,故常用ud260/ud280来检测提取的核酸纯度如何。
(二) dna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1.变性,这是dna重要的一个性质。
①dna双链之间以氢键连接,氢键是一种次级键,能量较低,易受破坏,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即为dna变性。dna变性只涉及二级结构改变,不伴随一级共价键的断裂。②监测dna是否变性的一个-常用的指标是dna在紫外区260nm波长处的吸收光值变化。因为dna变性时,dna双链发生解离,共轭双键更充分暴露,故dna变性,dna在260nm处的吸收光度值增加,并与解链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叫做dna的增色效应。③dna的变性从开始到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增加达到大增加值的50%时的温度叫做dna的解链温度(tm)。一种dna分子的 tm值的大小与其所含碱基中的 g+c的比例相关也与dna分子大小及变性条件有关,g+c的比例越高,dna分子越长,溶液离子强度越高,tm值越大。④加热、低盐及强酸、强碱均可使dna变性。
2.复性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种现象称为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也叫退火,一般认为,比tm值低25℃的温度是dna复性的-佳条件。
3.dna复性的实际应用——杂交:通过变性dna的复性性质,我们可知道,dna单链之间、rna单链之间、一条dna和一条rna链之间只要存在序列互补配对区域,不管是整条链互补,还是部分序列互补,即可重新形成整条双链或部分双链,这即为核酸分子杂交,这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极-大的应用,比如:可用于在基因组中对特异基因的定位及检测,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等,很多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应用的都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如southern blot, northern blot,包括pcr技术等。
五、核酸酶
指水解核酸的酶,根据底物不同分dna酶、rna酶,根据作用位点不同分核酶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其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水压试验机的维修与保养方法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常州朗越
闭孔式橡塑保温板的三性能
高剪切乳化机如何达到乳化的功能要求
TM36F-20-01-01-10-02 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古朵技术
锂电池的集电体与连接片焊接技术分析
载药脂质体 脂质体表面修饰 魅罗科技定制合成
电热恒温培养箱特点和适用范围
PET瓶坯提高阻隔性能解决方法与检测仪器介绍
利乐水性色浆厂家怎么样?
如何更好的避免布袋除尘器冷凝情况发生呢?
皮鞋底质量测试少不了拉力机
10吨PE水箱的生产工艺简介
管式土壤剖面水分仪参数介绍
蒸馏提纯结晶冷热控温系统:工艺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
江苏混凝土外观颜色调整
了解带止回电磁阀的特点 解决应用空缺
我国将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
《呼和浩特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