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空气的漏点原因和空气过滤器的更换标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安装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造成安装不当。
? 2、本身漏,缺陷出厂。a)检验不严 b)滤材质量不佳 c)运输不当 d)滤材与边框
连接不严密。
? 3、静压箱质量原因:
1)常规静压箱
? 特点:(1)材质选用1.0㎜镀锌板,材质太薄 和过滤器连接时不易受力,容易变形。
(2)静压箱压边框折边后通过焊接与静压箱体连接,因焊接易造成边框扭曲及不平整故容易 产生漏点。
(3)过滤器和静压箱连接时需配4个压片,分别将过滤器4个边角和静压箱压住,压片对过滤器的压力不均匀,故连接不密封。
? 2)新型静压箱
特点:(1)材质为1.5㎜热镀锌板,由于材 质比常规静压箱厚,故和过滤器连接时受力后不会变型。
(2)静压箱及压边由冲床一次性冲压成型无焊接点,密封性能好。
(3)由于静压箱配置了压环,使过滤器连接时四面受力由压环压住,故受力均匀连接时较好密封。
(4)静压箱压边进行结构改造,增加了支撑力度,故和过滤器连接时,可以受力不变形。
空气过滤器的更换标准。
1.每年定期检测洁净区域的风量、以及其他环境参数,在测定的同时对进行检测。
2.主要检测风速、终阻力以及泄露率。
3.当空气过滤器的风量下降为额定风量的75%需要更换。
4.当终阻力为初阻力的2倍时需要进行更换。
5.当风速低于0.35m/s时需要进行更换 6.dop pao等我司无法自测的项目可外请测试。
相关解答如下:
1 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影响因素太多(如生产车间的湿度、粉尘情况、空调系统的持续/间歇运行模式、厂房设施的维护保养情况等),笼统的制定更换周期确实难,gmp标准好像也没有具体要求。建议根据验证结果确定,hvac属于药品生产的关键系统,每年要进行一次再验证,根据测定的风速、过滤器的检漏等情况确定是否更换,不堵、不漏、不霉,尘埃粒子、沉降菌(浮游菌)监测符合要求则无需更换。
2 过滤器要下降到额定风量的75%更换的问题,没有哪个规定里有这一条,理论上你们先检测洁净度,洁净度不合格时才对进行扫描,风速也可以用风速仪测试,gmp规定风速小于0.35时必须更换,一般洁净室设计时的送风量是额定风量的60%-80%,另外一个参数就是阻力了,阻力测试比较麻烦,要到技术夹层将送风口钻一个孔,因为安装时不会每个送风口都装压差表,这样测试阻力大于初阻力2倍就要更换,如果设计时用484*484*220的过滤器,那设计时就有问题,按你们房间大小回风量算,也许320*320*220就够。
3 所规定的过滤器更换条件: 1) 气流速度降到zui低限. 2) 阻力达初阻值2倍 3) 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 4 关于第3条的解答:无论是还是初/中效,当投入使用,并在系统中调节符合我们使用要求时(如阀门开启量、送风机送风量回风量等参数确定)我们测定并记录下这是初中过滤器的各项参数,如风速、阻力,然后再下次检测时,我们在确定系统没有变化后,才再次检测他们的风速、阻力,从而才能判断是否更换空气过滤器。但现实中,我们很可能没有确定和固定过这些参数(如在每个阀门上标记其开启大小),而是看到压差不合格,就随意调节回风窗大小,有时甚至调节送风阀门的开启度,从而破坏了整个系统的平衡。有点扯远了,回来继续说,*的检测方法是:1.扫描风速,确定没有堵,且风速均匀并达到需要值;2,然后进行泄露测试,确定没渗漏就基本上算检测合格了。这是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做法。但dop价格很高,所以不太可能每半年测一次,另外还有堵塞的风险。所以才提出测阻力的方法。也就是在每个目端安装压差计,或者开测试孔。然后通过阻力变化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并且可是实现自动化监控。这据说是国外目前的做法。他们这样做后,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年以上。而我们国内寿命基本上可能不到1年。原因除了本身质量外,还与我们使用方法、检测方法等关系*。
下展式搪玻璃放料阀使用工况上展式放料阀
管式自动检测仪-管式自动检测仪-管式自动检测仪
在线式粉尘检测仪的五大功能特点
VALPES阀门电动执行器、限位开关、电位器产品介绍
分体式风速仪DT-8893
空气的漏点原因和空气过滤器的更换标准
电磁吸盘是如何进行维护和保养的?
臭氧浓度的测定方法
美国光谱医学透析袋 132638 宽度 MD38 1KD 分子量 1米
如何预防拉链式油缸防护罩使用过程中的“大变身”?
HBN-8/10X2-ADFM
番茄市场遇冷 深加工可行性分析送上
折弯扣除 K因子值的计算方法
ZB17-538伍德灯/过滤紫外线灯 国产优势现货
8吨防腐储罐储液压强较大
WINCO-EASYLIFT气弹簧10/22气压弹簧缩回
DYTRAN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XSBP-200A型拍击式振筛机适用广多
德国 FESTO 费斯托反射传感器 7050
如何降低使用带锯条的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