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培养箱的种类与用途说明

一、电热式和隔水式培养箱
1.电热式和隔水式培养箱的外壳通常用石棉板或铁皮喷漆制成,隔水式培养箱内层为紫铜皮制的贮水夹层,电热式培养箱的夹层是用石棉或玻璃棉等绝热材料制成,以增强保温效果,培养箱顶部设有温度计,用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使箱内温度恒定。隔水式培养箱采用电热管加热水的方式加温,电热式培养箱采用的是用电热丝直接加热,利用空气对流,使箱内温度均匀。
2.在培养箱内的正面侧面,有指示灯和温度调节旋扭,当电源接通后,红色指示灯亮,按照所需要温度转动旋扭至所需刻度,待温度达到后,红色指示灯螅灭,表示箱内已达到所需温度,此后箱内温度可靠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
3.培养箱使用与维修保养:
(1)箱内的培养物不宜放置过挤,以便于热空气对流,无论放入或取出物品应随手关门,以免温度波动。
(2)电热式培养箱应在箱内放一个盛水的容器,以保持一定的湿度。
(3)隔水式培养箱应注意先加水再通电,同时应经常检查水位,及时添加水。
(4)电热式培养箱在使用时应将风顶适当旋开,以利于调节箱内的温度。
二、生化培养箱
1.这种培养箱同时装有电热丝加热和压缩机制冷。因此可适应范围很大,一年四季均可保持在恒定温度,因而逐渐普及。
2.该培养箱使用与维修保养类似电热式培养箱。由于安装有压缩机, 因此也要遵守冰箱保养的注意事项,如保持电压稳定, 不要过度倾斜, 及时清扫散热器上的灰尘等。
三、二氧化碳培养箱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在普通培养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是能加入co2,以满足培养微生物所需的环境。主要用于组织培养和一些特殊微生物的培养。
1.co2培养箱的安装与调试
co2培养箱的正面有操作盘,盘上设有电源开关,温度调节器(手动式和液晶显示盘),co2注入开关,co2调节旋扭,湿度调节旋扭,温度显示盘,co2显示盘和湿度显示盘,二氧化碳样品孔(用于抽取箱内的样品,以检测箱内的co2是否达到显示盘上所显示的含量)和报警装置(超温报警灯)。
(1)培养箱应放置于位置比较平稳,并远离热源的地方,以防止温度波动和微生物的污染。
(2)在接通电源前,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在培养箱内加入一定的蒸馏水(所加入的水好加入一定量的消毒剂,详见说明书),以免烧坏机器。
(3)当水加到一定量后,报警灯亮,即停止加水,打开电源开关,即开始加温,将温度控制器调到所需温度。
(4)当温度达到所需温度时,则自动停止加热,超过所需温度时,超温报警灯亮,并发出报警声。
(5)培养箱所用的co2可以用液态co2或气体,无论用哪种co2给供的管子不能太变曲,以保证气体的畅通。一般选用co2钢瓶,接上压力控制表即可。
(6) co2含量的调零:在箱内温度和湿度稳定后(一般须三天),旋动co2调节旋扭,使显示盘的数字调到0.00,过5分钟后如需要再重复调整,直到显示盘上的读数稳定为止。打开co2注入开关(注入灯亮),将co2设定值调到所需浓度,使浓度达到设定值浓度后(注入灯熄灭),并至少维持10分钟。此后则由co2控制器自动调节箱内的co2含量。
(7) co2培养箱湿度的调整 先将湿度调节旋扭按下,再将湿度调节旋扭转动至所需培养湿度,此后由湿度调节器自动调整湿度。
2.培养箱使用注意事项
(1)培养箱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操作盘上的任何开关和调节旋扭一旦固定后,不要随意扭动,以免影响箱内温度、co2、湿度的波动,同时降低机器的灵敏度。
(2)所加入的水必须是蒸馏水或无离子水,防止矿物质储积在水箱内产生腐蚀作用。每年必须换一次水。经常检查箱内水是否够。
(3)箱内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消毒,搁板可取出清洗消毒,防止其它微生物污染,导致实验失败。
(4)定期检查超温安全装置,以防超温。方法为按进监测报警按扭,转动固定螺丝,直到超温报警装置响,然后关闭超温安全灯。
(5)如*不使用二氧化碳时,应将co2开关关闭,防止co2调节器失灵。
(6)所使用的co2必须的纯净的,否则降低co2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污染co2过滤装置。
(7)在无湿度控制的培养箱内,为保持箱内co2的稳定,要在箱内底层放入一个盛水的容器。

差压变送器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制冰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的原理及分类
茁彩生物|HPLC--辣椒素检测
水质污染和监测
实验室培养箱的种类与用途说明
影响工业烤箱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温控仪表的选择
3-5吨反应釜磅秤称重模块安装方式与技术参数
德国HAWE哈威电磁阀的四个常见故障及常见运用
矿用干式变压器的特征是什么?使用条件是什么?
Illumina 测序介绍
脱硫塔氧化风机结构图
国内智能安防“出海”热 众企业如何撬动海外市场
美国MetOne Aerocet532粒子计数器功能特点
电导率测试仪的测量步骤介绍
包菜打碎机的表现
PE 卫生间污水提升器
总站报告 | 水质类仪器适用性检测合格名录(截至2023年9月30日)
投药量与混凝剂与原水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