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液质联用的电喷雾离子化技术是什么吗?
电喷雾(esi)技术作为液质联用的一种进样方法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末dole等人的研究,直到1984 年fenn实验组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5 年,将电喷雾进样与大气压离子源成功连接。1987 年,bruins 等人发展了空气压辅助电喷雾接口,解决了流量限制问题,随后第一台商业化生产的带有api 源的液-质联用仪问世。
esi 的大发展主要源自于使用电喷雾离子化蛋白质的多电荷离子在四极杆仪器上分析大分子蛋白质,大大拓宽了分析化合物的分子量范围。
esi 源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流动相导入装置;(2)真正的大气压离子化区域,通过大气压离子化产生离子;(3)离子取样孔;(4)大气压到真空的界面;(5)离子光学系统。
该区域的离子随后进入质量分析器。在esi 中,离子的形成是分析物分子在带电液滴的不断收缩过程中喷射出来的,即离子化过程是在液态下完成的。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流入离子源,在氮气流下汽化后进入强电场区域,强电场形成的库仑力使小液滴样品离子化,离子表面的液体借助于逆流加热的氮气分子进一步蒸发,使分子离子相互排斥形成微小分子离子颗粒。这些离子可能是单电荷或多电荷,取决于分子中酸性或碱性基团的体积和数量。
电喷雾离子化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可以生成高度带电的离子而不发生碎裂,可将质荷比降低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质量分析器都能检测的程度,通过检测带电状态可计算离子的真实分子量,同时,解析分子离子的同位素峰也可确定带电数和分子量。
另外,esi 可以很方便地与其它分离技术联接,如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可方便地纯化样品用于质谱分析。因此在药残、药物代谢、蛋白质分析、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优点是:离子化效率高;离子化模式多,正负离子模式均可以分析;对蛋白质的分析分子量测定范围高达105 以上;对热不稳定化合物能够产生高丰度的分子离子峰;可与大流量的液相联机使用;通过调节离子源电压可以控制离子的断裂,给出结构信息。
上海精科仪器,上海精科使用维护液相色谱仪
智能喷淋项目施工现场布置
汽车衡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
整体式聚氨酯直埋热水保温钢管厂家制造标准如何?
如何选购污水处理设备的渣浆泵
你知道液质联用的电喷雾离子化技术是什么吗
PL单机袋式收除尘器使用范围和技术要点
低价处理猪粪有机肥生产线
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地磅安装方法
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板施工案例
数字兆欧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金凤航空液氮罐YDH-8-80
SMZ140/SMZ-143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的食品工业加速革新 展现新样貌
凯氏定氮仪的行业应用
在线氢气发生器的电解槽制氢原理
使用污水BOD测定仪的具体步骤如下
矿车的保养要注意什么
聚氨酯保温管的连接方式及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