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电动修复示范研究取得进展

为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发,发展场地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仓龙、研究员周东美,基于多年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技术的研发基础,在江苏常熟某电镀场地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工程示范。电动修复的基本原理是在污染土壤两侧施加直流电场,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迁移和电渗流等方式迁移出,从而达到清洁土壤的目的。通过前期污染场地调查,明确了该场地的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为铜,平均含量884mg/kg),通过实验室小试筛选了合适的增强试剂,在污染场地现场选择重度污染区开展电动修复示范。示范面积为16m2,深度1m,采取平行成对的电极布设方式,通过选用可生物降解的增强试剂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率。试验现场外接民用交流电,通过稳压直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提供给电动修复使用,电压梯度为7.5v/m,运行电流为0.85-1.7a。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土木施工、电极和设备安装、通电运行和废水处理等。整个电动修复包括电源/电极系统、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药剂注入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自行设计和安装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自动获取修复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溶液ph等数据并进行控制。通过对两极电解液中的废水进行定期回收和处理,可使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达到地表水四级标准,实现安全排放。经过48d的修复后,土壤总铜总铜去除率高达81%,处理能耗为13.6kw?h/m3(包括直流电源、各种数据记录仪等设备的耗电),单位体积单位去除率的能耗仅为0.22-0.26 kw?h/(%?m3),修复成本约200元/m3,优于其他修复技术和国外报道中的电动修复成本。该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为电动修复的现场实际运用提供了技术参数和运行经验,同时形成的原位电动修复工程模式、装备以及经验可进行复制和推广,为我国污染场地的电动修复技术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案例。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编辑点评*南京土壤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面向全国的土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科技奖励5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上享有较高声誉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原标题:南京土壤所在场地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示范研究中取得进展)

步入工业发展新时期,看再生塑料造粒机未来前景
试验机的保养
新IDDIS测试方法
简述提取浓缩机组的优点
感应耐压试验装置产品特点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电动修复示范研究取得进展
电动调节阀在安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三工序门板开料机 数控木工雕刻机
什么是 SIPART PS2 智能阀门定位器的初始化,为什么要做初始化?
上银直线导轨是选用什么材质?
NS3306镍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TOXmini便携式生物毒性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净菜加工设备TW-800切丁机的参数
电厂防火包 膨胀型阻火包
Lonza内毒素试剂在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中具备重要地位
危险不容疏忽
【PD760-M14/R*PD760-M14/R】
MXH系列意大利科沛达calpeda多级泵的安装手册有两点
西门子软件代理商
如何区分不同原理臭氧发生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