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谱图(chromatogram):色谱柱流出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对应时间或流动相流出体积的曲线图,通过适当的方法观察到的纸色谱或薄层色谱斑点、谱带的分布图。
2、(色谱)峰(chromatographic peak):色谱柱流出组分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的微分曲线。
3、峰底(peak base):峰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连接的直线(图1 中的cd)。
4、峰高(h ,peak height):色谱峰zui大值点到峰底的距离(图1 中的be)。
5、峰宽(w ,peak width):在峰两侧拐点(图1 中的f ,g)处所作切线与峰底相交两点的距离(图1 中的kl)。
6、半高峰宽(w h/2 ,peak withd at half height):通过峰高的中点作平行于峰底的直线,此直线与峰两侧相交两点之间的距离(图1 中的hj)。
7、峰面积(a ,peak area):峰与峰底之间的面积(图1中的chejdc)。
8、拖尾峰(tailing peak):后沿较前沿平缓的不对称的峰。
9、前伸峰(leading peak):前沿较后沿平缓的不对称的峰。(又叫伸舌峰、前延峰)
10、假峰(ghost peak):除组分正常产生的色谱峰外,由于仪器条件的变化等原因而在谱图上出现的色谱峰,即并非由试样所产生的峰。这种色谱峰并不代表具体某一组分,容易给定性、定量带来误差。(又叫鬼峰)
11、畸峰(distrorted peak):形状不对称的色谱峰, 前伸峰、拖尾峰都属于这类。
12、反峰(negative peak):也称倒峰、负峰,即出峰的方向与通常的方向相反的色谱峰。
14、原点(origin):纸或薄层板上滴加试样部位的中心点(图2)。
15、斑点(spot):平面色谱法中,组分在展开和显谱后呈现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色区(图2)。
16、区带(zone):在色谱柱、纸或薄层板上被分离组分所占的区域。
17、复斑(multiple spot):一种组分展开后形成两个或多个清晰斑点。
18、区带拖尾(zone tailing):由于物理、化学等作用的影响,一种组分在展开后形成的彗星形状斑点。
19、基线(base line):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仅有流动相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曲线。
20、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基线随时间定向的缓慢变化。
21、基线噪声(n ,baseline noise):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基线波动。
有源滤波器基本原理
浅谈精密测量仪器中的常用仪器
氨氮水质在线分析仪的详细介绍
磨床的保养方法
PILZ继电器的磁性都是一般都是哪些参数控制?
液相常用术语
单双层两用振筛机安装试车与使用
圆弧形单极滑触线和多极滑触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智慧用电是什么_智慧用电是一套多少钱_乐鸟
OBD蓝牙采集让驾驶更加安全畅快
微量凯氏定氮法
移远通信为HiPhi X SUV车型打造智能化车载体验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粉尘采样器的运用细节你了解多少?
【金迈机械科技】电子开料锯比普通锯的五大优势
实验室的温湿度控制标准
景观雾效展现状态在实际造雾设备中影响因素
红外热成像仪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发展
标准黑体辐射源的主要性能分析
安全网冲击贯穿试验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